金秋9月,五年一届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各画种入展名单陆续揭晓,河南省入选作品157件,有22件作品的作者来自同一所学校——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占了全省入展数量的七分之一强,其中进京作品全省为13件,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贡献了4件,占据近三分之一。如此骄人的成绩,即便是国内的一些重点美术学院也望尘莫及,引发业界关注。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一个仅仅办学20年、建院8年的地方普通院校的美术学院,又偏居豫东一隅,是如何异军突起、大放异彩的?10月底,记者专程赶赴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进行了探访。
“杨波一人就入选了4件作品,涉及版画、油画、综合画种、水彩,郭树林入选了3件,李娟入选了两件……”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冉献东,在向记者介绍此次全国美展入选的整体情况后表示,在本届国展中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细细想来,也正是对全院师生多年来教学相长、砥砺进取的最好回报。冉献东介绍,近年来,美术学院置身商丘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大潮,多策并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探索。
清瘦斯文的青年教师郭树林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出生成长在广西桂林的他被学院领导延揽人才的诚心打动,离家千里来到美术学院任教。学院为他配备了独立的工作室,为其教学发展创造多方面的便利条件。如今,郭树林不仅成为学院的骨干教师,在本届全国美展中入选3件作品,其中包括进京作品一件,还在商丘安了家,成了河南高校教师的一员。郭老师的经历,是美术学院全力打造人才发展沃土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不仅仅实现了人才招聘的高质量,还做到了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由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全国漆画屏风展评选结果今年9月揭晓,漆画创作实验班学生方彦钦的作品《你为什么在我旁边?》,被评为“入会资格”级别,并由海澜美术馆以9万元收藏。围绕“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工作核心,美术学院建立现代师徒制课堂教学方法,相继开设了“漆画创作”“版画创作”“美术教师教育”“油画创作”等12个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致力于培养文化知识广博、艺术技巧精湛和创新精神强劲的复合型现代美术人才。实验班每一门课程结束都举办一次小型结课作品展,既是对学生能力的检验,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展示。《你为什么在我旁边?》正是方彦钦的结课作品。
李娟 《清风》 漆画 进京作品
除此之外,美术学院探索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互相促进的最优模式,建立“以赛促学、以展促学”机制,激励大家在科研和参赛参展方面主动作为。去年一年,院里就拿出全年运行经费的一半40万元,对取得优秀科研成果和展赛成果的师生进行了奖励。该院美术学专业也顺利入围2019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区,最显眼的是2000余平方米的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展示大厅里摆满了漆器、瓷器、皮雕、木雕、弓箭等多种具有商丘地域特色的文创艺术品,大厅后是各个艺术品种的工作室。各工作室相通相连,全天候对学生开放,为的是打破专业壁垒、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在美术学院,记者强烈感受到,由于远离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少了一些浮躁和功利之气,洋溢着浓浓的“潜心创作、比学赶帮、亲密融洽、团结进取”的氛围。
教学之外,老师们不但自己创作,还带着学生创作,双休日和寒暑假几乎不休息。本届全国美展入展两件作品、其中一幅为进京作品的教师李娟任教10年来,除了婚假和产假,再也没有休过假期。工作日,各教学楼、教研室熄灯最晚的,往往是美术学院,乃至学校的清洁工通过窗口透出的灯光,都知道美术学院的哪位老师还在工作。由于各个工作室的相通相连打破了专业壁垒,各专业的老师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分享各自在创作、学术上的创新、心得,毫无保留。老师和学生形影不离,在生活、学习上给他们全方位的关爱,特别是对贫困学生,坚持给他们送越冬棉被棉服,逢年过节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代表家中探望送温暖等。正是保持着这种良好的风尚,有毕业生乃至在离开多年后,在这种情感的感召下,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重回母校任教。
柴强 胡 鹏 杨金迎 勾建亮 李娜 《合欢花开》 壁画 进京作品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今天,当我们探求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为何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时,不难发现,正是他们的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推动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本届全国美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新起点,新征程。谈及今后的发展,冉献东表示,“立德树人的目标将一直激励我们奋发向前,这是一种工作的习惯,更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我们将继续矢志不渝、潜心问道,推崇精品、严谨治学,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现代美术人才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