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高举信仰之旗 定义青春色彩|美术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30     责任编辑:李昕鹏      来源:     浏览次数:

按照学校工作部署,美术学院“青春的色彩”宣讲团成员暑假期间分别赴商丘市廉政文化广场、许昌市魏都区河湾社区、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北桂花村,给基层工作者、社区居民及村民开展“高举信仰之旗,定义青春色彩”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内容主要围绕“以青春实践践行信仰红”“以实干担重任”“勇于践行使命”等展开。宣讲现场氛围热烈,成员们用鲜活事例解读理论,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通过鲜活的示例,居民群众们领悟到艺术创作要扎根生活,干工作要心系群众,要把为民服务落在实处。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唐语欣走进商丘市廉政文化广场

8月2日,我选择在商丘廉政文化广场以"高举信仰之旗,定义青春色彩"为主题,与晨光中的市民群众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我将“信仰红”这个抽象概念具象化呈现给大家,从党旗的鲜红底色说起,延伸到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再结合党的二十大以来城乡面貌的喜人变化。为了让理论更接地气,我还特意分享了美院学子在乡村墙绘中传递正能量、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公益中奉献爱心的生动故事,让听众感受到信仰就是在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中绽放光彩。通过宣讲,我深刻体会到信仰不仅需要理论的滋养,更需要实践的淬炼。作为宣讲员,我们就是要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崇高的信仰化为青年们砥砺前行的力量。

张翼飞走进许昌市魏都区河湾社区

我有幸成为商丘师范学院暑期理论宣讲团成员。2025年8月12日我来到家乡许昌市魏都区河湾社区,通过给居民分享驻村书记董桂林的事迹,诠释了青春的色彩,使他们了解到乡村振兴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巧干”。乡村振兴不是宏大叙事,而是落实在“一碗面条、一声“乖乖”里的细腻功夫。我们要以董桂林这样的青年榜样为指引,用那只永葆初心的白瓷碗,盛起亿万农民的期盼;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灿烂篇章!

陈煜舟走进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北桂花村

我于2025年8月21日在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北桂花村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我以革命故事展开讲解,通过活动,我深化了对信仰传播使命的认知,坚定了宣讲热情。此次宣讲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既让创新理论“沾泥土、冒热气”,也让我读懂“青春宣讲”的意义——以微薄之力,架起理论与大众的桥梁,让信仰在实践中真正“活”起来、“亮”起来,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也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宣讲团成员深入社区街道,以宣讲传递信念。在一次次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他们锤炼了本领,增长了才干,将理论的火种播撒在基层沃土。这些青年宣讲员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既是理论的传播者,也是实践的践行者,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图文:董晨晨

一审:李昕鹏

二审:付松山

三审:史继红


关闭